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聚焦 > 正文

金融行业:工行蝉联榜首,银行整体品牌价值增超一成

2023-08-09 21:11:48 每日经济新闻

由每日经济新闻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联合出品的《2023 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蓝皮书》即将出版,其中,将发布品牌价值靠前的 3000 家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总榜及行业榜、区域榜。每经品牌价值研究院据此发布 "2023 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行业榜 ",本期将集中解读 "2023 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 "。


(相关资料图)

榜单显示,金融行业上市公司 2023 年的合计品牌价值为 35995.40 亿元,位居各行业第一,同时上榜企业数量为 147 家。其中,工商银行(601398.SH,股价 4.71 元,市值 16550.63 亿元)稳居榜首,建设银行(601939.SH,股价 5.98 元,市值 14010.11 亿元)超过中国平安(601318.SH,股价 51.26 元,市值 9334.57 亿元);在三级行业中,银行业的品牌价值总量遥遥领先,并且优势还在不断增大;从城市分布来看,金融行业品牌价值主要分布在北京,其次是深圳和上海两大金融中心。再将银行分为三组分析可以发现,城商行品牌价值与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程度呈现一定程度的正相关,这也进一步印证了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

工行稳居榜首,建行超过平安位居第二

根据 2023 年品牌价值高低排序,可以得到 2023 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 TOP20。

其中,被誉为 " 宇宙行 " 的工商银行蝉联榜首位置,品牌价值稳步增长至 3865.86 亿元;建设银行超越中国平安,位居第二;" 保险巨头 " 中国平安品牌价值小幅下滑,位居第三。榜单前三名的品牌价值均超过 3000 亿元。同时,农业银行(601288.SH,股价 3.52 元,市值 12319.4 亿元)、中国银行(601988.SH,股价 3.84 元,市值 11304.49 亿元)也紧随其后,品牌价值均超过 2000 亿元,而从第六名招商银行(600036.SH,股价 34.02 元,市值 8579.8 亿元)开始,品牌价值与前五名出现较大差距。

另外,在 "2023 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 TOP20" 中,除了中信股份(0267.HK,股价 8.23 港元,市值 2394.13 亿港元)属于多元金融行业外,其余上市公司多为银行业和保险业,并以银行业为主。这符合中国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金融市场的特点。

表 1 数据来源:《2023 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蓝皮书》

银行业品牌价值总量优势明显且持续增大

在 2023 清华行业标准中,金融行业的三级分类共有 4 个,即银行、保险、证券和多元金融。

将 "2023 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 " 根据三级行业进行分类,可以得到表 2 和表 3。从上榜企业合计品牌价值来看,各个三级行业差距较大,银行业稳居第一,总量同比增长 12.54%,总规模达到了 23453.81 亿元,几乎是第二名保险业的三倍;保险业同比增速最低,但合计品牌价值依旧稳居第二,达到 8553.06 亿元,是第三名多元金融行业的四倍多。

从上榜企业数量来看,银行业依旧稳居第一,上榜企业数量达到 60 家;证券业位居第二,共有 44 家企业上榜;多元金融行业上榜数量较 2022 年减少 5 家,跌至 32 家;保险业新增一家上榜企业——阳光保险,数量达到 11 家。

表 2、表 3 数据来源:《2023 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蓝皮书》

北京金融行业品牌价值超 2 万亿元

从城市分布来看,"2023 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 " 的上榜企业共来自 45 个城市,统计后可得表 4 和表 5。

从上榜企业合计品牌价值来看,拥有 " 四大国有行 " 的北京稳居榜首,合计品牌价值超过 2 万亿元,同比增长数额高达 2144.28 亿元,超过其他城市增长数额总和;深圳和上海两大金融中心的上榜企业品牌价值分别达到 5710.04 亿元和 4094.26 亿元,分别位居二三名;从第四名福州开始,各城市上榜企业品牌价值均未超过千亿元。

从上榜企业数量来看,上海与北京并列第一,均有 24 家金融企业上榜;深圳位居第三,共有 13 家金融企业上榜;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香港的上榜企业数量下降了 2 家,杭州和南京顺势超过香港,上榜数量分别位居四、五名。

表 4、表 5 数据来源:《2023 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蓝皮书》

城商行品牌价值与地区经济发展相关

在 "2023 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 " 中,银行品牌价值占据主导地位,这与中国当前的融资结构有关。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 2022 年 12 月,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 344.21 万亿人民币,其中人民币贷款 212.43 万亿元,占比 61.72%;2022 年 12 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 13063 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 14401 亿元。而人民币贷款则主要由商业银行贷款构成,商业银行能凭借贷款获得可观的利息收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银行品牌价值能在金融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增速也位居第一。

再将银行分为三类进行观察,即六大国有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商行。其中,六大国有银行品牌价值较高,合计总量 14618 亿元,遥遥领先。这与其庞大的体量有关。以工商银行为例,其 2022 年年末总资产为 39.61 万亿元,净资产 3.52 万亿元。

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共有 10 家上榜,合计品牌价值 5753 亿元,但彼此品牌价值相差较大。招商银行品牌价值高达 1394.04 亿元,是最后一名渤海银行(HK09668,股价 1.12 港元,市值 198.9 亿港元)的 17.7 倍。

城商行合计品牌价值在各类型银行中最低,仅为 2771 亿元。城商行受经营地域限制,品牌价值往往与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品牌价值前三的北京银行(601169.SH,股价 4.59 元,市值 970.46 亿元)、江苏银行(600919.SH,股价 7.13 元,市值 1136.3 亿元)和上海银行(601229.SH,股价 6.14 元,市值 872.3 亿元)主要经营区域都为经济发达地区,这导致其内部品牌价值相差较大,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

金融依附于经济而发展,其品牌价值也是如此。未来,金融行业需要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加强金融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VCG41183865137

每日经济新闻